待机(休眠)电流
实现最大能效(和电池寿命)转化为确保每个MCU任务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最小可能电压消耗最小可能电流,以便器件将大部分时间用于非常低功耗的睡眠模式。在一些应用中,睡眠模式电流是对整体能量消耗负有最大责任的参数。然而,经常被忽视的是MCU可实现的绝对最小睡眠电流主要受其漏电流的限制。例如,输入泄漏电流规格为100 nA的20输入设备在睡眠模式下可能消耗高达2μA的功率。
泄漏电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最重要的因素是使用的基础流程技术。在某些情况下,供应商会选择使用0.25或0.35微米工艺技术来降低由泄漏引起的睡眠电流,但这种选择是以更高的有功电流为代价的。在其他情况下,MCU供应商选择使用0.18微米或更小的工艺技术来降低有源模式电流,但这是以更高漏电流为代价的。围绕这一难题的独特解决方案是应用混合信号专业知识来实施先进的电源管理单元(PMU),专门用于限制泄漏并实现超低睡眠电流,无论使用何种基础工艺技术。使用0.25微米或更小的工艺技术,最小化睡眠模式电流需要削减数字核心的功率。在睡眠模式下工作的模块,如电源管理电路,I/O焊盘单元和RTC,必须使用未调节的电源工作,以避免在LDO中烧毁额外的电流。切断数字核心逻辑的电源也可以防止其断态泄漏对睡眠模式电流产生影响;但是,MCU必须在休眠模式下保留RAM内容和所有寄存器的状态,以便代码执行可以从中断处继续。这种保存可以通过一些非常低电流,睡眠模式,锁存偏置方案或通过使用特殊的保持锁存器来执行,该保持锁存器可以将状态保持在睡眠模式而没有显着的泄漏。 MCU还需要某种形式的连续电源电压监控(即“掉电检测”),以便在电源电压低于最小保持电压的情况下复位器件,这可能会破坏状态。
从系统设计人员的角度来看因此,重要的是要检查潜在的漏电流规范,以确定哪些MCU供应商已经应用其混合信号专业知识来解决这一复杂问题。设计人员还应该考虑大多数供应商提供许多不同的待机电流选项的事实。大多数供应商将突出显示其绝对最低睡眠模式电流,这通常对应于实时时钟消耗的电流和禁用掉电检测器。一些供应商会更进一步,并引用关闭模式电流,该电流不会保留存储器并需要复位才能唤醒,这通常不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模式。因此,由于大多数应用程序都需要完整的RAM和寄存器保留,因此系统设计人员必须根据以下指标进行并排比较:
待机/睡眠模式电流与实时时钟和掉电禁用(具有RAM保持)
待机/睡眠模式电流,实时时钟禁用和掉电启用
待机/睡眠模式电流与实时时钟然后,系统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占空比计算总体待机模式功率预算时使用正确的值。
唤醒能量
如前所述,在使用睡眠模式的系统中,可能会浪费大量功率来唤醒MCU并准备采集或处理数据。实际上,在某些应用中,MCU在退出待机状态时通常会使用与设备完全处理数据时一样多的能量。因此,设计一个MCU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唤醒和稳定非常重要,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在能量浪费状态下花费的时间。
MCU应该能够退出睡眠模式来自外部触发事件或内部计时器。最灵活的周期性唤醒源是一个实时时钟,能够从外部晶体振荡器(用于需要精确定时的应用)或低频内部振荡器运行,无需在低精度应用中使用晶体。避免使用慢启动晶体振荡器作为高速系统时钟;一个准确的,快速启动的片上振荡器是更好的选择。
此外,由于许多产品定期唤醒以使用片上ADC对输入进行采样,因此为数字电路提供足够的时间非常重要唤醒和模拟电路稳定开始进行有效测量。模拟模块的启动行为会对在活动模式下花费的时间量产生重大影响;使用外部去耦电容的稳压器或基准电压源可能需要几毫秒才能稳定下来。有时,MCU供应商只会引用数字电路的唤醒时间,而忽略了模拟电路稳定所需的时间。因此,系统设计人员必须分析数字和模拟电路的整体唤醒和建立时间,以分析这种浪费能源的真实成本。
其他注意事项
当然还有其他注意事项进一步降低系统功耗的方法。例如,通常使用2 x AA/AAA电池配置,因为MCU通常通常可以在低至1.8 V的电压下运行,有时只能降低功能(无ADC;降低指令时钟速度)。降低功耗(和环境影响)的创新方法是将设计转换为单个电池配置,其中电池可以一直运行直至其使用寿命(0.9 V)。为实现这一目标,MCU必须集成高度优化的DC-DC转换器,该转换器可以在电池的最低可用电压下工作,在碱性化学情况下为0.9 V.这种方法还可以节省供应商和/或降低功耗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高度集成的MCU,包括ADC,DAC和其他外设,因为MCU可以根据应用的需要控制启用和禁用这些外设。例如,某些MCU提供具有突发模式的专用低功耗ADC,可在CPU关闭时进行模拟测量,以进一步降低功耗。
容-源-电-子-网-为你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地址:http://www.dziuu.com/dz/22/15501911133150.shtml
本文标签:
猜你感兴趣:
展频晶振(Spread Spectrum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SSXO)应运而生。展频晶振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晶体振荡器,主要依托于扩展频谱技术。这项技术在抗干扰通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常见的设备频率参数都在10MHZ到100MHZ之间,还有要确定下是否使用到低频晶体等。确定晶振参数时要考虑到具体的应用需求,同时核对晶振封装上的参数标注,确保购买的晶振参数符合我们的要求。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目前,差分晶振已应用于卫星、火箭等领域。可在通信、导航、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电信、消费市场、、固定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物联网、手机、对讲机、GPS/北斗定位器、汽车电子系统、倒车雷达、小基站、LTE、RFID、激光测距仪、笔记本、平板电脑、数码套群通信系统、仪器仪表等诸多领域推广应用。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YSO110TR采用主流封装尺寸3.2*2.5mm,供应稳定,性价比高,使其在智能机器人的集成和布局上更加便捷。同时,它具备宽电压范围1.8V-3.3V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在挑选和购买有源晶振时自然要重视品牌的选择,因此不少用户都是在有源晶振十大品牌内对比和挑选。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晶振作为重要的电子元器件芯片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当批量购买晶振时自然不能只关注其价格,尤其是在对比预算内的晶振产品时要重视其品质。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TCXO温度补偿石英晶体振荡器是一种通过附加的温度补偿电路来减小因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振荡频率变化的石英晶体振荡器。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宽电压有源晶振 YSO110TR的优势在于其高精度和稳定性。拥有8MHz的频率输出,全温范围内总频差仅为±30PPM,YSO110TR保证了机器人系统的高精度控制和稳定运行。无论在-40~+85℃的严苛温度环境下,晶振都能保持稳定的性能,为智能机器人的高精度运动和计算提供可靠的时钟信号。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什么是可编程晶振?可编程晶振多为有源晶振,由两个芯片组成;一个是全硅MEMS谐振器,一个是具有温补功能的芯片,可以启动电路锁相环CMOS。它采用标准化的半导体芯片MCM封装。可以采用全自动标准半导体制造工艺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对于温补晶振分类有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压控晶体振荡器、恒温晶体振荡器和数字补偿晶体振荡器,这些都是温补晶振分类,尤其是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能。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YSO120TK采用3225 4P主流封装尺寸,小型化的设计使其在汽车内部布局更加灵活。无论是嵌入式控制器还是车载通信模块,YSO120TK都能为其提供可靠的时钟源,为手机车载互联的顺畅体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其实对于温补晶振特点都是需要了解其特性的。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是一种石英晶体振荡器,它通过加入温度补偿电路来减小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振荡频率的变化。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石英晶体振荡器可分为三类:直接补偿、间接补偿和数字补偿。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可编程差分振荡器 YSO210PR在机器人的智能视觉控制、工业屏、望远镜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高精度、稳定性和灵活的定制特性使得YSO210PR成为了机器人应用中不可或缺的元器件,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温补晶振在无线传输的应用中,无线透明传输模块以体积小、功耗低为重要发展指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常见的晶振频率的精度可以达到百万分之五十,而温补晶振的精度更高。温度补偿晶振由恒温槽控制电路和振荡电路组成。通常用热敏电阻“桥”组成的差分串联放大器来实现温度控制。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在通信科技的推动下,智能终端天线和低抖动晶振不断创新,将引领通信产业进入新的时代。YSO690PR系列作为高性能智能终端通信利器,将为各类智能终端设备提供更加稳定和高效的通信支持,推动科技的蓬勃发展。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业应用,这些优秀的技术将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通信体验。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其实对于差分晶振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差分晶振可以外部电磁干扰(EMI)具有很高的免疫力。一个干扰源对差分信号的每一端的影响程度几乎相同。由于电压差决定了信号的值,两条导线上的任何干扰都将被忽略。除了较不敏感的干扰之外,差分信号比单端信号产生更少的EMI,这是在工业生产中比较常见的。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在功放音响设备中,晶振作为关键的元件,对于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不正确使用晶振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如播放杂音等,因此对其进行优化十分重要。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YSX321SL是一款3225、4P贴片晶振和晶体谐振器,采用先进的陶瓷焊缝工艺制作,确保了产品的高精度、高频率稳定性和可靠性。无源晶振具有低功耗和低抖动的特点,而贴片式金属封装则进一步增强了其性能表现。这种封装还降低了电磁干扰(EMI)对系统的影响,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目前,应用在AI服务器中的振荡器主要为差分晶振。主要是因为,相比单端输出振荡器,差分晶振可以产生高质量的差分时钟信号,对共模干扰和噪声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能提供大幅度和高频率的时钟信号,适合驱动长线路,这些特点很好地满足AI服务器对稳定高性能运行的要求,所以AI服务器选用差分晶振作为其基准时钟信号源是十分合理的选择。
关键词: 所属栏目:电子基础
深圳市永阜康科技有限公司现在大力推广一颗单相正弦波/方波直流无刷电机驱动IC-ACM6252. 工作电压3.1V-18V、工作电流1.2A, 可覆盖大多数中小功率(<1A)的风机、泵机类应用。
关键词: 所属栏目:其他文章